兩年多前,我參加了集團工業培訓中心第39期輪訓班。直到今天,培訓中麗雙老師和秋明老師的IE課程,還一直在我生産車間中持續運用,我深刻感到,IE技法對改進毛衫生産,真的有很強的适用性。
前段時間,李總下車間巡查,在我管理的部門中發現一個細節上的管理運作問題,問我:“總檢後給毛衫套了個包袋,且這包袋隻套了個底,這樣套有什麼用處呢?沒有把包袋的用處都發揮出來。”聽了之後我沉思了好久,萬般理由想去解釋:“這包袋套着防底下的毛衫抽紗,防擦髒。”可再深思一層、自我反省一下,的确沒有把包袋的作用都發揮出來——如果把整個包袋拉起來,把整捆貨包密,不是可以防飛來毛嗎?還會減少包裝的表面撕毛。是呀,我們在做事時是不是隻圖方便,不求作用。
多年的運作模式要改變不容易,員工生産出來後對于把包袋拉上包密很不習慣、也沒法自覺,要監督再監督,糾正再糾正,無形中浪費了很多管理成本。如何讓所有質檢員改善這一小小動作,又可以做到更好呢?我想到了IE課程上學的七大手法中的動改法(即動作改善法)。原質檢員質檢完貨物交貨時,會綁上一條繩子再放上質檢号,然後套上包袋把貨交出放在放衫架。這個操作可能會存在一個問題,即毛衫的粗細會影響包袋包密效果,而包袋規格是一樣的且有滑性,包密後易再打開口。由此我們想到把綁在包袋内的那條繩子,綁在包袋外面,即質檢完貨物後先把包袋套上,再把繩子綁在包袋外,這樣帶有滑性的包袋在草繩的作用下可以包密好毛衫,員工們運作起來也不會因習慣性的錯誤動作而難于改善。經過推廣後,現在大家都能主動配合做好此項操作。
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動作改良,不花成本,也不強制,對生産效率的影響可能不大,但得到的效果卻有提高,所以在一線生産中,細節管理很重要,有問題總有辦法解決,不要對問題找萬般理由,隻要有心、用心,辦法總比困難多。